《史记》:当你升不上去的时候,要记住,切换生态位才是破局关键

读史以明智,知古而鉴今,一天一个《史记》里王侯将相的故事。

《史记》

司马迁

晋旱,来请粟。丕豹说缪公勿与,因其饥而伐之。缪公问公孙支,支曰:“饥穰更事耳,不可不与。”问百里傒,傒曰:“夷吾得罪於君,其百姓何罪?”於是用百里傒、公孙支言,卒与之粟。以船漕车转,自雍相望至绛。

十四年,秦饥,请粟於晋。晋君谋之群臣。虢射曰:“因其饥伐之,可有大功。”晋君从之。十五年,兴兵将攻秦。缪公发兵,使丕豹将,自往击之。

01

秦与晋的对比

丕豹来自于三晋,可见三晋之人当时的价值观——喜欢趁你病、要你命。而秦国之人的价值观——喜欢成全对方、救难济危。

换言之,一方是帮助对方,以成就自己——这是统一。一方是取代对方,以成就自己——这是对立。

秦国之人的价值观——喜欢一分为二,拉一打一。

1、把晋国一分为二为君和百姓。

2、打其君,拉其百姓。

而三晋之人的价值观——喜欢二混为一,有打无拉。三晋虽强,终究不能以三晋统一中国。而秦虽弱,终于以秦统一中国。这种现象可能与这个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有关系的。

毛主席:利用矛盾,争取多数,反对少数,各个击破;有拉有打,拉中有打,打中有拉。

当然,并不是说三晋都完全没有一打一拉,而是说三晋在一打一拉上的重视度、三晋对一打一拉策略的普及度,没有秦国高。

当无一打一拉的时候,就只能等其自败——以求得取胜,如果其不自败,那么三晋就无可奈何了。这就是当三晋由一分为三之后——韩魏等秦国自败,奈何秦国不自败,于是三晋终亡于秦。

在现代,虽然对立国的百姓遭天灾——比如地震、洪水等,敌对国仍然会捐款、捐物资以帮助其百姓,这是普遍的、通行的做法。

这里存在一个以德报怨的问题——办法是把对方一分为二,把怨只放在了晋君身上,这样就不是以德报怨了。

02

有亲和有功

也正是这种功利化——所以,三晋最终一分为三。

这里也可以得到一个教训——求功,容易失久。

《易经》:乾以易知,坤以简能;易则易知,简则易从;易知则有亲,易从则有功;有亲则可久,有功则可大;可久则贤人之德,可大则贤人之业。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。天下之理得,而成位乎其中矣。

要成位,这里的可久、可大,缺一不可。这里的有亲、有功,也是缺一不可。

秦二世而亡,就在于缺了有亲——广泛的郡县制,而没有分封子弟——使其缺亲,而汉代秦后,郡县和分封相杂,使其渡过了换代之间的过渡期。

“因其饥伐之,可有大功。”

这是有功,而无亲——百姓不亲。

而,

饥穰更事耳,不可不与。

这是有功、也是有亲之事。虽然这个功,不是秦国自己的,而对于晋国百姓是有功。如果总是这样做,那么这对于秦国蚕食三晋的土地的顺利,奠定了基础。也为三晋之才来秦国效力——奠定了基础。

反之,如果——因其饥伐之,可有大功——那么两国民间也会结成世仇了,虽蚕食也更难进行消化了。

03

为君者听与断

这里可以看出,为君者,

1、要善于听

2、要善于断

为君者并不自己出主意,而是问计于大臣们。

比如,刘邦就是这一原则的贯彻的特别厉害——动不动就是“如之奈何”。如果为君者自己出主意,那么结果就是大臣们没了自己的位置,大臣们也无法立功——因为功劳是为君者的。

一人之计短,众人之计长。于是这个国家也不容易强盛了。

听的时候,要注意被蒙蔽——办法是,能同时对付与这个可能性相反的那个可能性,这样就使自己做到了兼听,使自己做到了“明”。只有能同时对付与这个可能性相反的那个可能性,才能对全局有足够的控制力。

这里秦晋两个国君,都是听和断,而不是自己谋——只有这样,能成天地容纳万物。而如果有定见,有偏见,则不能容纳万物了——必定排斥一半的万物于外。

写在最后

小结

教训一:不要把有功和有亲对立起来,有功、也要有亲。

教训二:上位者要听和断,不要自己谋。(并不是不能谋,但要用下位者的谋,这样才能用下位者之长、最终用众长为己长、以补自己之短。)——也就是说上位者只做选择——也即所谓君道。

教训三:有打则必要有拉。

教训四:做事之前先要一分为二。

这些习惯,在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明显,但在长期上、在最终结局上,是差之毫厘、谬以千里的了。

人生很长,没有自制力的人,往往是走不到巅峰的。 为求功而百战百胜的最后,就是数胜而亡!要有亲。

比如,吴起这个人就是百战百胜的,但他无亲,最后就是数胜而亡。

用辩证法分析《史记》里的王侯将相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